單位名稱: | 余慶縣旅游局 |
網站名稱: | 余慶縣旅游網更新時間:2024/10/25 22:07:17 |
相近名稱: | 余慶旅游局,余慶縣旅游服務中心,余慶旅游網,余慶縣文體廣電旅游局,貴州省余慶縣旅游局,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旅游局 |
網址URL: | 余慶縣旅游網 |
辦公地址: | 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旅游局 (郵編:564400) 〖查看該位置電子地圖〗 |
電話傳真: | 0851-24627508 |
電子郵箱: | [ 暫無余慶縣旅游局的電子郵箱地址 ] |
服務QQ: | [ 暫無余慶縣旅游局的QQ號碼 ] |
網站備案: | 黔ICP備05001158號 |
相關簡介: | 余慶縣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東南部,縣域面積1623.7平方公里,是遵義、銅仁、黔東南、黔南四市(州)的結合部。余慶轄9鎮(zhèn)1鄉(xiāng),69個村(居、社區(qū)),全縣總人口30萬人,其中農業(yè)人口26.28萬人,是貴州典型的山區(qū)農業(yè)縣。貴州第一大河流——烏江自西向東橫貫縣境中部。余慶是“中國小葉苦丁茶之鄉(xiāng)”,獲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的小葉苦丁茶享有“綠色金子”的美譽。余慶是貴州省生態(tài)農業(yè)示范縣、貴州優(yōu)質烤煙、商品糧油、生豬生產基地和果蔬、中藥材、金銀花、油桐的重要產區(qū)。“大涼山”米多次獲得全國金獎。中藥材茣茱萸,通過了國家的GAP認證?h內陶土礦、高鈣石灰?guī)r、釩鉬鎳礦等資源豐富,其中已探明的釩鉬鎳礦儲量居全國前列,具有廣闊的市場開發(fā)前景。貴州省“西電東送”的標志性工程,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、投資168億元(含通航船閘工程30億元)的構皮灘水電站已建成投產,成為“西電東送”重要的能源基地。余慶是革命老區(qū),紅軍長征三次轉戰(zhàn)余慶,留下了強渡烏江的迴龍渡戰(zhàn)斗遺址等革命遺跡;余慶龍燈、花燈、矮人舞、打鬧歌、錢竿舞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,源遠流長的他山文化、土司文化,與“四在農家”相結合,為發(fā)展集休閑、觀光、體驗為一體的鄉(xiāng)村旅游提供了優(yōu)越條件。尤其是飛龍湖景區(qū),既有云貴高原第一大人工湖,也是國家級濕地公園。湖區(qū)34座島嶼星落棋布,100余平方公里的湖上呈現“湖連谷”、“湖中峽”、“峽湖相間”的奇特景觀,獨特的自然秉賦,蘊含著打造水上湖泊、休閑度假、生態(tài)體驗旅游的巨大潛力和商機,我縣正致力打造游貴州第一大湖、觀亞洲喀斯特地區(qū)第一高壩、拜世界第一長龍的貴州旅游新名片。 近年來,縣委、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(fā)展觀,按照省委“兩加一推”、市委“兩個率先”的要求,深入實施“七個一”工程,加快推進“三化一業(yè)”,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(fā)展,相繼獲得了全國文明縣城、全國綠色小康縣、全國義務教育工作先進縣、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、國家級生態(tài)示范區(qū)等50多項全國性榮譽。先后率先在全國開展了“四在農家”新農村創(chuàng)建、“服務型黨組織創(chuàng)建”、“五心教育”活動。2012年,全縣地區(qū)生產總值達36.6億元,增長16.2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46億元,增長43.8%;農業(yè)增加值9.72億元,增長10.9%;規(guī)模工業(yè)增加值7.51億元,增長28.9%;財政總收入4.52億元,同比增長31.1%,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.76億元,增長30.1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.34億元,增長16.3%;農民人均純收入6163元、城鎮(zhèn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3元,分別增長17%和17.5%。 |